讀商。從商。
很忙碌的工作生活,飲食不定時,馬不停蹄,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累死了!」
高薪厚職,走遍半個地球,就是為了「忙」。
但我沒有忽略身邊的風景和人:遇見不同國籍/種族/階級的人,發生過很多事,甚至是身歷其中;我才明白:生命的軌跡,就是一個故事再加一個故事,又或是故事中的故事⋯⋯
而我們都是故事中的演員,無窮無盡,永不止息。
在事業最高峰,卻因為一場大病無奈退下,養病。
放緩腳步,學習慢生活態度,用平常心面對一個生病的自己;
原來這些,都需要很努力才能做到。
有一天我忽然發現,這世界還有很多事情我沒做過;
休息夠了,是時候再次啟程!
霎時想通,毅然決然從零開始進入音樂創作的世界;
原來這裡亦有不一樣的精彩,但同樣很忙碌。
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有幸參與填詞工作;
於是乎,我開啟了一段以文字和音樂融為一體,希望能帶給聽眾歡樂和感動的旅程。
作品包括F.I.R.「一百年後」填詞人、迪士尼「小飛象」真人版主題曲「心肝寶貝」台灣版填詞人、迪士尼「獅子王」真人版填詞人團隊(台灣)、AGA「When You Are In My Song」「獨一無二」英文版(co-write lyrics)、林峰「我不再相信」(電視劇「六扇門」片尾曲co-write song+lyrics等。
(作曲/填詞我會用別的筆名。)
過了一段時間,我又做了一個新嘗試:寫小說。
這次,我進入一個嶄新的世:這是一個沒有界線的創作空間;
只要心中有想說的故事,我就可以透過我的文字據敘;
有平常,亦有無常。
這就是人生,用平常心面對無常,好好活下去。
我愛上了寫作。
有關「裸」三部曲
「裸」三部曲,不是一個關於商界的故事。
第一次寫長篇小說,沒想到竟然挑戰自己的極限:寫了一部長達80萬字的中文長篇小說。
因為工作關係,我去過很多地方,認識了許多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們。我見證了許多感人肺腑的真人真事;自然,亦有最無奈的生離死別。
或許有人會問:為甚麼我會寫一個有關精神病的故事?
答案:在我生命中,雖不能說是身同感受;但我想,我能理解精神病的痛苦和無助。
第一次接觸有精神病患的家庭,那年我18歲 ⋯⋯ 但那一個下午所看見的,畢生難忘。
我隨著教會的義工團隊,探訪一個有需要的家庭。
母親中度智障,因為丈夫沒避孕,他們生了4 個小孩子;而其中一個12 歲的,高度智障。丈夫外出工作,妻子和孩子就留在家裡沒人照顧,靠社署支援。
我清楚記得:那位母親躺在床上,不停在痛苦呻吟(她應該還有其他病);
而其餘3個小孩,就坐在地上,害怕的看著我們。為了安全(又或是因為貧窮?),他們家裡只有床褥,沒有別的傢俱。
最令我心痛的,是12歲的那個孩子;他,躺在自己的屎尿中,不停的喃喃自語。
但他在笑。
我不否認,當時候的我,被那情景嚇壞了。
那一天短短數小時,每一個畫面,我無法忘記:年紀輕輕的我們,為這一個家庭整理房子;在社工的指導下,幫孩子們洗澡,再餵他們吃晚餐。
我問社工姐姐,以後他們會怎樣。
她無奈苦笑說:「怕就是繼續這樣!你們也不可能每天過來!說真的,還有很多這樣的家庭;今天這一家,不是最糟糕的!
他們的父親在外很努力工作,維持這一個家,沒有遺棄他們!
而我們資源有限,只能盡心盡力!」
我回家哭了。
我家屬小康,父母很疼愛我們,竭盡所能悉心培養我們,從沒缺少。
我是屬於辛運的:我感恩。
之後,我在美國讀大學。父親說:孩子要趁年輕的時候看看外面的世界,學會獨立。
在國外,在教會,我亦會做義工。
當時我有一位學長是社工;自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不幸的家庭,都有他們的無奈、無助和悲哀。
說些漂亮勵志的話很容易,但真正能夠投身進去陪同病患一路走下去的 ⋯⋯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
但令我最震驚的,是我一位好友。
他罹患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一個品學兼優,前途無可限量的年輕人,瞬間變了一個人似地。
他的家人,我們所有的朋友,不曾放棄他。
當然,那時候的我長大了,一班好朋友安排時間陪伴他,鼓勵他,希望他走向康復的路。抗精神病藥物副作用 (長期服用)、進出精神病醫院、在家裏情緒失控 ⋯⋯ 病情較差時,他還會有幻覺,幻聽,幻想⋯⋯在精神狀態好的一些日子,他會和我們說一兩句話。
他的眼神空洞無神:內心,應該感到很害怕,恐懼感爆表。
身為家人好朋友的我們,心中的不安和無助,真的很 ⋯⋯ 難過。
病情反覆:這是一條很漫長、大多數時候令人氣餒的路。
然後,3年後的一天,他無聲無息徹底放棄了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
毫無預兆,他就這樣走了。
為甚麼?答案只怕他知道。
在幫忙收拾他的遺物之際,我發現他將我在美國讀書時,寫給他的每一封信。
他用絲帶,整整齊齊的用絲帶綑成一疊。
我蹲在地上痛哭:原來我寫的信,雖然他從來不曾回,但他有看過!
非但如此,他很珍惜很珍惜它們!我們的情誼,對他是有意義的!
他知道自己有病!但,他想有人關心,也會關心我。
可惜,他應該是沒有力氣走下去了。
我們沒有來得及阻止悲劇發生;人生,最令人遺憾的,莫過於「來不及」這三個字。
一直到現在,每每想起時,我會很難過。
之後,身邊有患上憂鬱症 (Depression)、過度活躍症(ADHD)、高度智障(Intellectual Developmental Disorder)、高度智障(Severe Intellectual Disability)的朋友又或是親人;很不幸,還有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
原來,精神病離我們很近很近,沒有你我想像中遙遠,是電視劇/小說題材。它,就像一陣微風,無聲無息入侵人類的精神世界,吞噬你所有思路,猶如掉進浮沙中,越陷越深。
要怎樣走出來,需要有人伸出手。
我見過很有耐性,處處包容的家人和親人;就算多辛苦,他們亦不言放棄。
但很不幸,我同樣見過被放棄的人,甚至見過對著病患大吼的人。
同理心,不是每個人都有。
生活逼人,要照顧一個長期依賴自己的人,需要有很多很多,很深很深的愛。
我曾經愛過的人:很悲哀,他最愛的,恐怕是他自己。
我,很清楚甚麼是「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但生命仍然充滿希望。
我最要好的同學,如今是一名有使命感的精神科醫生。
自小,我很喜歡聽她說話:她很溫柔,聆聽時候的模樣很專心,說話很寬宥。她幫過無數的精神病患。
我心目中的精神科醫生就是她。
我沒有拯救地球的偉大理想。
但我有個信念:倘若每個人學會聆聽多一點點,說話多寬容一點點,體諒他人的不幸多一點點⋯⋯
一點點再一點點,就會慢慢累積,變成一股正面的力量。
沒有人想要生病的。
為了身邊的人,甚至是為了偶爾也會覺得很沮喪的自己;我會讀一些心理學的書,也會進修短期課程。為的,希望對精神病/心理障礙知道更多,能夠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同理心的人,在他人有需要時學習聆聽,來得及伸出援手。
用了18個月的時間,「裸」三部曲完成了!
寫作不容易,寫長篇小說更是一項挑戰。
除出故事結構、文筆,還需要很堅定的意志力。當然,精神和體力上的要求亦很苛刻。
縱使如此,我帶著感恩的心,很珍惜並享受這一次的創作旅程。
可以完成一部我想寫的故事,我視為上天送給我的一份禮物!
在這裡,我要感謝我的創作顧問鄭錦富先生;他幫我把關,陪我衝過故事中每一個起、承、轉、合!同樣地,我很珍惜,亦很感動,我女友 Yvonne (也是這部小說的友情編輯),毫無怨言的幫我看完再看(在我寫這一篇作者簡介時我們還在對稿中);我們希望小說以最少錯別字,最佳狀態和大家見面。另一好朋友 Sophie,義不容辭繪畫三部小說的封面,還有其他的繪圖。
多謝「博學出版社」團隊幫我順利的,將小說送到大家面前。
故事純屬虛構。我沒有借鏡任何一位親人或朋友的經歷,因為這是他們的隱私。
藍圖很清晰:「裸」三部曲是一部痊癒性、治療性的小說!故事中所有主角,哪怕是精神病無法痊癒,亦一定要有出路!
他們得到家人的體諒和支持,摯愛不離不棄⋯⋯而不是沉澱在一個無人能夠觸及的黑洞裡,悲慘無助的死角!
人生不如意事過多,我期望透過「裸」三部曲,感動,甚至是點燃某人心中對於生命的熱衷,向不幸的人伸出援手。
哪怕未來鋪滿無常,只要不放棄:明天一定比今天好!
故事中有一段矢志不渝的生死戀貫穿其中。
這,也是我心中,最憧憬最羨慕,不顧一切守護對方的情感。
無條件的愛,是這世間最美麗的情操。
被愛,是您一生中最大的福氣。
謝謝大家的支持。
祝大家身體健康,歲月靜好。
滺滺
2024年6月25日(更新)
「裸」三部曲作者:滺滺
Sophie芝麻蘋果 e-mail: applesesami@gmail.com
Suyin Goan
We use cookies to analyze website traffic and optimize your website experience. By accepting our use of cookies, your data will be aggregated with all other user data.